当前位置:首页>旧忆>母校情深
母校情深

老书记的团校情缘

    922下午,戒备森严的全国政协大楼的一间办公室里,一个慈祥的老者,带着浓重的山东口音,缓缓地,饶有兴致地讲述他和这所学校的故事。
临行受命:尽心尽力行改制
    赵老师是中央团校改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成立初期的第一任党委书记,和胡锦涛同志共事。1985512,胡锦涛同志找到赵喜明,让他出任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党委书记。“当时我正要从青年团毕业,”赵老师说,“我想到新的工作岗位上去工作,所以当时我没有同意。”胡锦涛同志于是又派宋德福等几位同志来劝说,最终,赵老师答应到团校工作,但他提出,要带接班人,因为自己在这里干不了几年就会离开。对于赵老师的要求,胡书记一口答应,并且给住的较远的赵老师派了专车接送,这在当时是没有的。
    515,团中央召开会议,宣布了任命赵喜明同志到中央团校任职的决定。从此,赵老师与这所学校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时,团中央正准备对中央团校进行正规化建设,建立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培养团干部的后备力量。所以,当时以赵老师为代表的学校领导一手狠抓团校教育,培养青年干部,另一方面组织筹备青年政治学院的成立工作。当时,对于学校的机构模式有两种说法:一部分人认为应该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取代中央团校,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应当在搞好团校教育的同时建立起一所新型的正规化高等院校,为团的干部队伍提供后备力量。
    就在大家各抒己见,达不成统一意见的时候,赵老师和几位领导经过认真讨论后提出,学习中央党校的改制经验,采用“一个车子两个轮子”的模式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一个车子”指的是用同一个校园,同一套领导班子;“两个轮子”是指中央团校和青年政治学院并行不悖:一方面继续发挥中央党校培养青年干部的优势,另一方面抓好本科教育,充实青年干部的后备队伍。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就在这样的条件下诞生了。团中央从各大高校抽调教授到这所新生的学校开展教学工作,从北大、人大等学校调集第一拨博士生来教书。学科建设、人才调集、硬件建设成为当时学校的三大任务。1986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招收第一批本科生200人。
办学初期:尊师爱生谋发展
    这是一所新兴的高等院校,没有偌大的校园,没有宏伟的图书馆和教学楼,没有舒适的宿舍,也没有很多教师和学生——这与刚刚从高中毕业的学生心目中的大学差距甚远。新到的学生大都心生失望,思想开始波动,想要转学。赵老师便给同学们开大会。他说,现在只有两种选择,一是回家重读,而是安心留下。他给同学们讲美国波士顿的一所大学校园很小,但是诞生了19个诺贝尔奖获得者,是世界上诺奖得主最多的学校。他说:“大的学校不见得就好,小的学校也不见得就不好。世界上的知识不全是书本上的,与人交流更加重要。”在他的鼓励下,学生们的思想稳定下来,开始喜欢这所学校。
    刚刚毕业的博士们对于这样一所学校也不免心生失望,于是,赵老师找每一个博士谈话。“他们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我讲一堂课。”赵老师向博士们请教当今世界的前沿知识,以此了解他们的才能,并且对他们十分尊敬。他说,大学的所有工作都要以教学为中心,要给教授足够的社会地位。于是,他在学校的大会上宣布,教授和书记在低位和福利上是平等的,这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
    赵老师对知识和人才的尊重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赞赏,他和老师们的关系也十分融洽。不仅仅是老师,还有学校的学生,赵老师也全都认识。工作有些劳累的时候,他就在校园里转悠,到宿舍里看看学生。“到他们毕业的时候,还有80%90%的学生我能叫上名字。”阳光下,赵老师一脸幸福。
    “当时流行校领导与学生对话。当时有学生找我,我总是随叫随到,发言也从不准备。”那时,赵老师经常和学生一起平等交流,他从不计较那些和自己不同的思想。“我爱学生,我了解他们。”说起这句话,赵老师很骄傲。他告诉当时的学生:“对于你们提出的问题,我只要有60%能和你们谈谈看法,我就及格了。我答上来是应该的,但答不上来也请大家不要有意见。”同学们都喜欢和赵老师谈论各种话题。
    两个学生恋爱了。大家开始讨论起大学生恋爱的问题,分析恋爱的利弊。赵老师不做是非判断,他说:“谈恋爱这个事,热得快的,凉得也快。只要他们不太出格,就不要和他过不去嘛。”一番话把大家都逗乐了。
    对于青年人的性格和人格,赵老师有自己读到的见解。年轻人好称“自我”,喜欢强调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你们自我哪儿有我自我!”赵老师很激动。
    赵老师有个原则:学生犯错,应该原谅、体谅他们。“因为他们没有自我啊!”赵老师说,社会上的各种思潮,学生都是最主要的追随者。他指出,青年人敏感、激情,喜欢求新求奇,有往上冲的劲头,这些都是可贵的人格,可贵的人生,青年阶段也是人生中可贵的年代。作为老师,就应当鼓励学生成长,而不要过于苛责他们犯下的错误,即使是对他本人的批判,他也毫不在意,“批判我两句没有什么了不起!”
 
寄语青年:太阳之下无冰霜
    年过花甲,赵老师依然喜欢和年轻人打交道。他还在团校工作的时候,就有人提出代沟的问题,于是赵老师便组织了一次对于代沟的调研活动。他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等56种调研形式,了解人们的思想变化。20多个学生花了20多天的数据,最终得出的结论是,任何不同的时代都会在那个时代的人身上留下社会的烙印,代沟是社会环境和实践的必然产物。代沟并不可怕,即使是老人也在进步。
    赵老师做了27年的青年工作,最后,他总结出一套青年理论来。
    他说,年轻人有的是激情,但是往往缺少理智。但是必须用理智引导激情,才能办好事情。赵老师强调,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多参加社会实践。学生的社会实践是桥,走上工作岗位之后的实践是路——但桥毕竟不是路,能够尽快进入工作角色才是关键。“自我陶醉是要不得的。社会需要的是一个个的螺丝钉、螺丝帽,而不是电脑系统,所以年轻人一定要虚心学习。”
    赵老师问记者:“你们知道什么是最要不得的吗?”记者说了很多,他笑着摇摇头,“最要不得的就是遇到困难就灰心丧气。”他哈哈大笑起来。人一辈子不可能一帆风顺,但重要的是遇到困难不退缩。
    他曾经给一个学生写了一句话:心中有个太阳,史上便没有冰霜。那个学生至今都记着赵老师的这句话。赵老师说,年轻人永远都要有一颗火热的心,心里是明朗的,才会永远快乐。人生一辈子并不容易,但重要的是能够满腔热情、快乐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比如说工作吧。没有什么工作是不好的,只有人的用处的不同。干什么都要找到自己存在的理由,找到自己的价值。只有把握工作的规律,从中找到乐趣,才能享受工作。”他语重心长地告诫记者,要做一个对人民、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从而实现自身的价值。他在记者的笔记本上写下一句话:要在学习、工作中找到乐趣,享受学习工作过程。
    记者即将离开的时候,他还说,青年人要有良好的心态,永远要善待工作,全心全意、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事情。
    赵老师说,在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工作的5年零10天,是他40多年工作历程中最认真、最努力付出过,也最有意义的几年。他在这里从老师和学生们身上学到很多东西,并且受益一生。现在,看着自己桃李满天下,他也倍感幸福。
    虽然他已经退休,但是仍然担任着学校校友会的名誉会长等社会工作。一颗火热的心是他热情工作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