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旧忆>母校情深
母校情深

昔日论辩,教学相长 今朝重聚,心梦蓬勃

    今年是中央团校建校60周年华诞。对于我们经常引以为骄傲的母校,我是有许多许多的话儿要说的。于是,就在今年北京的第一场春雨淅淅沥沥滋润大地的时候,我写下了这些琐事追忆。
与团中央领导的零距离接触
    1983年8月31日傍晚,位于北京西郊万寿寺的中央团校校园里热闹非凡。我与半个小时前刚刚结识的同学刘之明信步走入学校大礼堂。大礼堂门前悬挂着“热烈欢迎中央团校首届大专班学员!”的红色横幅,这里将为我们这些新学员举办一场欢迎晚会。礼堂的铃声响起,从舞台大幕中央出场的报幕员在介绍晚会的主题后,继续用她银铃般的嗓音说:“下面请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胡锦涛同志讲话!”在热烈的掌声中,坐在我们前排刚刚与我们亲切交谈的老师,健步走上舞台。他,就是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胡锦涛。
    从这个时候开始,在后来团校生活的多个场合里,我们大专班的很多学员都曾与团中央的领导同志王兆国、胡锦涛、宋德福、李克强、刘延东等有过零距离的接触和交流。
    1983年9月1日,在首届大专班开学典礼上,兆国同志讲话,向全校师生传达了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重要指示。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有团中央原书记处书记王照华的讲话。王照华精神矍铄,虽然他的讲话内容大部分已记不大清了,但他说的“你们一定要把被四人帮耽误了的时间夺回来”一句,却铭刻在我们这些学员的心头。
    此后,王兆国、胡锦涛、宋德福、李克强、刘延东等团中央领导两次来到大专班学员宿舍,了解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他们不仅关心正规化教学改革的成效、关心教学质量的保障条件、关心外聘教师的配置选用,而且细微地关心到南方来的同学能否吃上大米饭、体质弱的同学能否订上牛奶等细节(那时候北京市的牛奶是要凭证预定的)。
    当然,与团中央领导的零距离接触,印象最深刻的还是1985年6月25日首届大专班毕业典礼。正是在那次会上,锦涛同志向我们传达了邓小平同志的重要指示:“青年一代的成长是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 锦涛同志以中央团校校长的身份为我们颁发了毕业证书,勉励大家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勤奋工作、建功立业。
    我在这里追忆这些往事,决不是为了炫耀什么,而是想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建校以来历届团中央领导同志与中央团校学员们的那种水乳交融的亲密联系,是团校教育独具特色的重要内容。历届团中央领导同志虽来自不同的岗位,但他们通过团校这个平台与青年朋友们发生的这种天然的情感交流,以及要做好共青团工作必然产生的那种责任意识,定然会是他们推动共青团事业蓬勃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如果要说五六十年前的情形是如何如何,我难以回答。只是听团校的老师讲,我们上大课的教室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是个大舞厅,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领袖人物都曾在此留下过步履身影。这些我们无须去考证。但廿五年前的这段历史,我们都是见证者。由此之后,我也总是在内心世界里把自己视为“永远的青年”,一直保持着与我们小一辈的青年朋友们的联系,并冀望这种“青年情结”永远伴随我的一生。
值得永远铭记的师生情谊
    开学不到一周,按照学校的要求和党支部的部署,我们召开了第一次党小组会。当组织生活会刚进行了半个小时,团校的常务副校长李至伦就加入进来了。听到同学们正在热议这次正规化教育培训的重要意义和办学宗旨时,至伦校长向我们详细地介绍了相关情况。他说,新的一届团中央常委会在研究如何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实现干部队伍“四化”建设方针时,决定率先在中央团校实施正规化教学改革。团中央的这一重大决策,就是开办首届大专班的原动力。这就是后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肇始源头。
    从这时开始,李至伦校长、王树梅老师与我们这些八三、八四级学员们结下的深厚情谊,渐次地拉开了序幕,并随着岁月的流淌,不断延续。特别是在迈入新世纪后,至伦校长担任了共和国的监察部长、中纪委副书记,肩负的担子更重了。每天都有许多重要的工作、棘手的案件需要他去处理,但就是在这样的氛围里,至伦校长与我们这群学生的联系却更加密切了。毕业后我曾与至伦校长有过多次叙谈,校长那朗朗的笑声、娓娓的话语,总是充满慈祥与宽厚、充满睿智与关爱、充满对弟子们取得成绩的由衷赞许与殷切希望。遗憾的是,至伦校长不幸于去年离开了我们。惊悉殁讯后专程从外地赶来送别至伦校长的学生约有七、八十人,从全国各地通过不同渠道向王树梅老师表达深切慰问的学生多达三百余人。这真是值得我们永远铭记的师生情谊!
    在庆祝中央团校建校6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更加缅怀那些为培养我们付出了辛勤劳动,现已驾鹤西去的老师们。同时,也由衷地祝福现仍健在的老师们生活愉悦,健康长寿!
碰撞思想解放火花的“论辩”
    紧张有序的学习生活开始了,重拾被“文革”荒废了的学业,对我们每个同学来说,都被一股“只争朝夕”的内在动力驱赶着。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那个思想大解放的氛围中求知求学,往事如过电影般地重现眼前,我仅撷取一例来说明当年学习讨论时那般激烈的曾经碰撞出思想解放火花的“论辩”情景。
    那是1984年初春的一天,《国民经济管理》课程讲授到“工业企业管理”等章节时,联系《政治经济学》课程中的“商品经济”、“价值规律”,我们小组的讨论又一次“弥漫了唇枪舌剑的硝烟味”。论辩双方争论的问题在今天看来已是司空见惯、不成问题的话题,但在那个年代却是比较敏感的。这就是:社会主义企业能不能破产。甲方慷慨激昂地认为,按照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原理,我国的工矿企业是全民所有和劳动者集体所有,因而就不能像资本主义企业那样走向破产。“你破谁的产,破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的产,这能行吗?我们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者能答应吗?”乙方则不动声色地迂回包抄、予以反击:“我国的工矿企业是不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即这个社会最为重要的经济细胞?”甲方颔首称对,却又答:“你刚刚已经承认这些企业就像组成人体各器官的无数个细胞!我们可否把社会主义事业看作一个大写的‘人’呢?”甲方在警惕对方的“圈套”时再次点头答是!“那么现在这个人的身上长了脓疮,怎样吃药打针都不管用,必须要动手术割掉,否则将危及其他细胞的正常生长。你说这个坏死了的细胞该不该割掉?割掉坏死的细胞,这个人是不是能够更好地生活!现今我们有不少企业一年亏损几千万元,你说它是不是坏死了的细胞,该不该割掉,让它彻底地破产!” “一年亏损几千万元,难道就不是白白耗费社会主义资产了?这样明确的答案,还需要更多地解释吗!希望大家能够实事求是地正视这一点!”对于乙方凌厉的连续式反问,甲方心底虽已服气,但嘴上还想争辩几句……。“还是以中央文件为准吧!”主持者给了双方一个满意的“下台阶”。
    围绕这个命题,论辩双方都旁征博引、交锋激烈,最终谁也未能说服对方。现在回想起来,团校生活的两年中,尽管有许多次论辩的最终结果可能都是如此,但随着僵化藩篱的突破、思想束缚的挣脱,同学们的眼界更开阔了。摆脱“左”的观念及其桎梏,作为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在每位学员的心灵深处已升华成为思想解放的号角,这才是我们学习中最为丰硕的收获。
教学相长、勇于实践的求索
    团校的学习生活洋溢着浓烈的青春气息。与普通高校相比,她又是非常丰富而充盈的。既有历史的传承,也有与时俱进的创新,由此而实实在在地凝练成独具特色的团校教育体系。在我的印象中,学校的教学活动始终是围绕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锤炼意志、增强党性,增长知识、学以致用,立足国情、面向世界,陶冶情操、丰富生活,勇于实践、推崇创新”的目标展开的。同时,学校还特别注重师生互动、教学相长。譬如,配合《中共党史》的学习,聘请孙毅将军来校进行革命传统教育,配合《西方经济史》的学习,组织去北京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切诺基”考察,强化对国企改革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此外,还特邀总政歌舞团、管弦乐团来校开设专场音乐知识讲座;观摩具有争鸣意义的电影作品,聆听曾与毛泽东争吵的九秩老人梁漱溟讲授文化中国史观……这些活动,站在今天的角度来看,仍可以说是一种奢侈的精神文化大餐。至于师生之间的交流,包括课间休息与老师的个别交流与探讨,有时涉及的领域亦是相当宽泛的。
    学校还特别注重提高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大力倡导学员们利用寒、暑假深入社会调研,包括组织部分学员去监狱,伸出关爱之手挽救失足青年等等。独具特色的团校教育,直接体现在她将学员们毕业后必将担当的社会责任意识、理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育放在了重要位置。我们不仅从书本上课堂里学习到许多知识,更多地是能够置身于社会变革、时代进步的潮流中,把个人的成长与共青团的事业紧密相连。如学校曾多次组织我们去人民大会堂参加党和国家的重大活动,包括到中南海参加植树劳动。最使我们终生难忘的是,参加国庆35周年群众游行仪仗队训练与检阅,那种收益,不仅仅是一个队列和形体的磨练,而是在磨练之中潜移默化影响了我们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与重塑。这些都是团校学习生活给我印象最深的感受。
我们永远是同学
    2007年初夏的某日,在阔别香山二十多年之后,我们二班二组的全体同学在这里重逢相聚了。寂静的双清别墅,顿然被这群人腾升而起的青春热情所点燃。尽管我们己不再年轻,但这时的青春激情、同窗情谊与二十多年前相比,未曾有丝毫地减弱,反而因为久别重逢而更加炽烈!这次小组聚会的主题,是商讨二十多年前记录团校学习生活的《小组日记》如何处理。
    “标新立异二月花”。提起首届大专班的《小组日记》,也可以说是团校教育的特殊产品。据说全年级约有五六个小组都曾撰写过《小组日记》,当然是风格迥异、极具各自特点的不同版本。但我们的《小组日记》则是首创。这本《小组日记》依照年龄大小排序流转,由每个同学在轮值当日写下自己学习生活中“极为有趣的事情”,如此周而复始,形成一段真实的历史记录,《小组日记》成了我们十二名同学共同的精神财富、共有的文化资源。
    从团校毕业后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我们全年级的同学们一直保持着比较紧密的联系。诚如我们的副班长白金明同学所言:“和中央团校的老师、同学们相识、相知,是我一生得到的最大财富。”的确,在这二十多年中,许多同学无论是遭遇人生旅途的曲折流变,还是面对生活中情感世界的悲欢离合,与同窗好友倾诉交流,似乎已成为一种必然,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对同窗好友的互爱互助,似乎也成为了彼此之间一种责任的担当。溯想至此,我想讲一个发生在我们小组的故事,以表达我心中对同窗情谊那份最诚挚的感受。
    1997年7月,我家发生了件大事,我的侄儿巴丁不幸得了白血病。在北京协和医院抢救的过程中,高大姐、赵小磊都赶来帮助护理。经过精心治疗,孩子从死亡线上被挽救过来,并于1998年10月在协和做完干细胞移植手术。前前后后一年多的治疗,孩子的医疗费用高达四十多万元,早已花光了孩子家庭和我们的全部积蓄,并且债台高筑。谁知我们还未缓过劲来,孩子的白血病复发了。恶魔最终没有放过这个花季少年,在孩子白血病复发抢救的四十多天里,每天要花掉治疗费近五千元。这最后的十八万元医疗费,全部来自我的朋友们的捐助款。其中,就有一部分是我们中央团校八三级许多同学的慷慨解囊、爱心奉献。这些同学的捐助款,是高丽中大姐在得知抢救孩子极需巨额医疗费的消息,向全国各地的同学发出爱心求助信后,从祖国四面八方汇来的。
    写到这里,和平仍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两行热泪滚落而下。尽管这件事已快过去十年了,但深藏于我内心的那番感恩情愫并没有因为时光的流逝而淡漠,反而在与同学们的每次相聚后显得日甚浓烈。涌泉之恩,和平只能滴水相报,但我及我们全家将永远感激中央团校同学们的爱心捐助。
    追溯往事,猛然觉得二十多年过去,真是弹指一挥间。还是栗建国同学说得好!“我们永远是同学!”此刻在我的脑海里,依然荡漾着《年轻的朋友来相会》那优美的旋律;在纪念中央团校建校60周年的日子里,和平要再一次从心灵深处发出感慨与祝福:
    中央团校,我亲爱的母校!祝愿您朝气蓬勃,永远年轻!
 
(作者系中央团校83级大专班学员,现任国防科工委发展研究中心党委书记)